临颍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培训成果展示——微型课+说课
作者:陈会苹 编辑:张燕 时间:2024-12-10 点击数:
2024年12月9日上午,“国培计划(2024)”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—县级骨干教师培训(临颍)小学数学第二阶段培训在临颍县南街学校正式拉开帷幕。本次培训旨在通过专业、系统的学习,进一步提升县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,为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。
开班仪式上,首先是相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,对参训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殷切的期望。他们强调,教师是教育的灵魂,希望通过此次培训,教师们能够更新教学理念,掌握更多实用的教学方法,为今后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随后,培训进入了紧张而充实的学习阶段。第一环节是学员微型课和说课展示。
首先是临颍县南街学校潘亚琼老师展示的微型课《数学广角——植树问题》,该节课以植树问题为核心,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清晰的演示,有效地传达了数学知识点。课堂教学层次分明,从生活实例到数学模型构建,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。同时,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,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。教学手段多样,多媒体演示和线段图教学等方法的运用,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。总之,这是一堂内容丰富、方法得当、效果显著的微课。
接着,黄龙学校王亚娟老师说课的内容是《扇形统计图》,教学目标明确,重点突出。在教学过程中,采用了“以问题为中心”的讨论发现法,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交流,让他们在对比中发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。北街学校王颍杰老师讲授的《积的变化规律》,设计精炼,实例生动,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,练习设计合理,教师表达清晰,节奏紧凑,而且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丰富,高效达成教学目标。颍川新赵学校赵艳老师讲的《倍的认识》这节微型课,运用生动的动画和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实例,巧妙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“倍”的概念,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新知识。窝城镇中心小学杨亚楠老师展示的是五年级上册《确定位置》,通过直观演示和巧妙引导,让学生轻松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。
第二环节:专家点评微型课,助推教学质量提升。许昌市南关村小学副校长贾亦媛老师对5节微型课或说课进行了细致及针对性的点评。她表示,这些课在内容设计、技术应用、互动环节等方面都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,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。同时,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,如个别板书内容过于简单,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不多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贾老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,如合理的板书对整节课起画龙点睛的作用,加强微型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,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;合理运用多媒体元素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变等。
最后,许昌学院杨林老师为参加微型课比赛获奖的学员老师颁发了奖状。